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10-09 06:53:33 点击量:
亚博体育,亚博体育APP,亚博体育下载,亚博体育登录,亚博体育注册,亚博体育平台/亚博体育官方网站为用户提供足球、篮球、电竞等丰富赛事投注,支持APP下载、注册登录,一站式享受安全便捷的体育娱乐体验。
中国软件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存在软件企业招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从大学生的角度看,投出30份简历,面试10家企业,没有一家要求复试的情况经常遇到;从软件企业角度来看,阅读500份雷同的简历,面试200名应聘者,仅勉强留用2人的惨状比比皆是。
北京高校云集,人才荟萃,但企业家们却发出人才匮乏已成燃眉之急的呼声。“中高端软件人才匮乏是中国软件产业当前发展最致命的阻碍因素之一。”软通动力总裁黄显勇说,高校面向行业需求的实用工程型中高端人才培养几乎是空白。“信息服务业发展遇到了两大瓶颈。”博彦集团副总裁曲玲年认为,人力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是第一大瓶颈,招聘人才投入资金成本太高是第二大瓶颈。他引用了权威机构的一组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已经降到了50%~60%,而业内平均离职率高于20%。由于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脱节,企业平均对每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投入仅前三个月就达到了18000元人民币,若到社会上招聘,企业又因无力承担高昂的培训成本,必然会扩大有经验员工的社会招聘比例,此举又导致行业薪资水平提升和离职率居高不下。华旗研究院院长崔雪峰说,他所从事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产业“死亡率”高,自然导致了文化创意人才的流动性高。中讯高科软件公司董事长徐放认为,教授若不参与实际项目,就不可能知道企业的需求,而企业不参与教学,就不可能把需求与实用技能灌输给学生,二者若想融合,就需要企业总裁进大学当导师,教授进企业当顾问。新思软件公司常务副总裁杨晓东一语破的:“软件行业任何时候拼的都是人才,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落差,但二者并非完全不能对接,如果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已经达到了80度的火候,政产学研现在需要的仅仅是解决该怎么点把火,把温度烧到100度的问题。”
据《中关村科技园区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关村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软件人才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仅对日软件外包领域的人才缺口就达5000多人,对美软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这个缺口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北京软件从业人员数量估计在100万人左右,与目前全市现有软件人才20万人相比,适用软件人才总量短缺已成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调查发现,60.3%的软件企业感到自己招不到适用的人才。一方面是软件企业“无人可招”,另一方面是有着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现状是教育层次单一、教材内容陈旧滞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乏高素质有实际软件工程经验的教师,致使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遇到了很大的就业技能问题。
美国著名顾问咨询公司麦肯锡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严重滞后于产业对人才的需要,每年应届毕业生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率不到10%,这一情况若不及时解决,必将拖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据《中关村科技园区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软件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整体供应不足;二是人才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三是行业人才市场不健全,缺乏中间平台帮助企业及时获取人才。
教育与软件行业需求为什么会脱节?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以下是来自企业和大学反馈的部分原因:
1. 软件行业知识更新太快,软件行业是信息化的核心,是一个需要高速与时俱进能力才能跟上的行业,专业领域知识平均每6个月更新一次。
2. 高等教育扩招课程体系设置没有跟上时代转变,众多大学的计算机系本科生课程设置同扩招前基本一样,是偏重于培养计算机科学家用的课程体系,而软件行业需要的是大量的软件工程师。
3. 教育部没有放开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学位课程设置,多年不变,相对稳定,权力属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以就会出现“学生进大学买到的是教育部规定的四年以前出版的教材,在大学里再学上四年,毕业后所学知识50%以上和就业岗位需求无关”的情况。
4. 教育体制原因,大学生也是教育产品,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遇到困难,说明教育单位生产出了次品,可虽然出了次品,却既不影响校长的收入、也不影响院长的收入、更不影响教授们的收入,一句话如果所有生产教育次品的生产者收入都不受影响,再加上生产次品成本又低又省事,肯定会及继续生产更多的次品。
5. 教育部就业率指标统计管理没有引进第三方行业协会参与,一方面所有社会各界都知道大学生就业难,一些社会调查机构统计平均就业率只有30%左右,部分大学就业领导私下也承认实际就业率顶多到50%,怎样才能把公开发表的大学就业率提升到95%以上呢?学生须自己找企业盖个章才允许答辩,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可算灵活就业等等。
6. 教师缺乏软件工程技能,教师工资偏低,留不住有软件工程实战经验的高手,导致软件工程课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讲语言、讲规范,而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发出企业需要的2万条语句的软件程序。
7. 教育经费没有用到刀刃上,大学计算机学院没有财权,许多大学拨给计算机学院的毕业设计经费仅仅每生100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8. 教育战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既缺少计算机学院领导与软件企业领导交流对话的平台,更缺少各大学计算机学院领导同行之间的交流平台。2005年12月16日,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成立了教育分会(简称中关村软件教育联盟),在北京友谊宾馆贵宾厅,全国125所大学的计算机学院领导和200家软件企业经理聚会一堂,软件人才培养使用双方负责人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场面火爆异常。
9. 大学缺少企业教育资源,大学需要企业导师,需要了解软件企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大学需要企业提供的真实的软件工程环境。
一是外语教育,注重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教育离对美对日软件外包产业业务需求相差极大,同时极度匮乏软件日语教育。
二是就业岗位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包括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协调、信用与人生发展教育等。
三是软件工程开发技能教育,500条语句编程就能毕业,同企业的2万条语句编程能力需求相差甚远。
所以,众多软件企业因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只好退而求其次,“矬子里拔将军”,选择那些虽然不能马上使用,但各方面条件相对好一些的毕业生,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一边给学生发工资,一边安排老员工手把手带学生。
即便如此,因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时间太短,学生之间差别太小,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一天面试30人,经常被迫15分钟内作决定,因疲劳导致看走眼。
企业补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脱节需要多长时间?据来自大量软件企业的反馈数字,以及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在中关村廊坊软件论坛上的讲话,应届大学生进入企业,平均需要6个月时间内训,才能独立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补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脱节需要多大费用?如果大学生平均月薪按2500元计算,四险一金费用按工资的40%计算为1000元,师傅带徒弟培训费用月平均按3000元计算,工位租金水电分摊月平均按1500元计算,企业6个月内训支出费用为48000元。
这就是量化了的教育与软件行业需求之间脱节造成的差距!这就是众多软件企业在默默无闻地为人才次品埋单的费用!同时也是软件企业时时面临的人才风险,因为经过6个月内训合格后的学生,随时可以跳槽“插翅而飞”被其他软件企业高薪挖走,所以软件企业宁愿高薪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不惜互相挖对方墙脚以应一时之急需,这就是软件行业人才匮乏的内在原因。